“都来啦?欢迎,欢迎!”当我们因陈大伟老师荣获2018年度学校十大新闻人物而采访他,在约定的地点刚坐下,一阵快速的脚步声,一句熟悉的问候便传入耳朵。眼前的他,平头短发、衣着一丝不苟。平时,在校园里,他总是背着双肩包、脊背挺直、步伐迅速而又稳重、面带温暖的笑容。学生与他打招呼,一定会听到一句“你好呀,同学!”,那种沁入心间的笑意,暖暖的,让人如沐春风。
陈大伟老师是师范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主持并完成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教师职业道德”建设项目,他在教师幸福生活、校本研究、观课议课、课程与教学改革等领域的研究和实践产生了广泛影响,被誉为教师教育的“桥梁专家”。他提出“观课议课”在2010年第9期《人民教育》上列为“《人民教育》创刊60年报道过的最有影响力的事件”(共评33件)。我们迫切想要走进他的世界,了解他奉为圭臬的“教师幸福感”。
幸福感 教师的必须
“您们认为现在的生活幸福吗?”在一次交流会中,陈老师向台下的教师们发问,所有教师默契地一言不发,教室被一种压抑的气氛笼罩,5分钟过去了,仍然鸦雀无声。陈老师对大家的反应感到十分的惊讶,难道教师已经成为了一个无法让人收获幸福的职业了吗?
2004年起,陈大伟便开始研究教师幸福生活,并著书《创造教师的幸福生活》对这个话题深入探讨。“幸福是自己的主观感受,幸福的状态即生存状态”,“要懂得审视自己的愉悦感”。陈老师回忆自己高中时,高考标准答案是不公开的,于是学校的一位老师主动购买大红纸,花费时间精力为学生梳理解题过程与答案,贴在食堂墙上供学生学习。看到同学们在“红榜”前围成一团,对解题过程与答案兴高采烈的探讨着的情景时,老师的心里就跟抹了蜜似的。
“我们为什么要追求教师的幸福感呢?因为现在的教师并不幸福。” 陈老师认为,是教师压力大、社会舆论、待遇不理想等内外因素导致了目前这个状况。幸福具有弥散性,只有幸福的老师才能教出幸福的学生,正是由于教师对学生具有强烈的辐射作用,让教师拥有幸福生活就显得尤为重要。
那么,幸福从何而来?陈老师认为,教师主动追求才是关键,要让老师内心感受到幸福。“幸福取决于你对生活的态度和思考问题的方式,生存需要的满足只能带来基本的满足感,生活能力的发挥才可以带来幸福感。人应当在生存需要能够满足时,更多地问一问自己生活能力有没有得到有效发挥和实现。陈老师认为,教师应该在工作中追求自己的幸福。向外看,幸福是创造性的生活;向内看,看看自己今天有无变化,学生有无进步,从生活中变化着的一点一滴中品尝幸福。
无悔踏上三尺讲台
陈老师高考后进入师范院校学习,让他与教师这份职业牵连缘分。1982年,陈大伟中师毕业参加工作,担任过中学教师、政教主任、教科室主任、副校长、校长。1997开始教师教育工作,曾经担任绵阳市涪城区教师进修学校副校长、校长,成都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副处长、科研处长。在担任过大大小小的行政干部后,陈大伟选择辞去职务,只做一名踱步在三尺讲台的普通教师。当他35岁时,便认定了教师这份职业,一直以来,都在用心对待这份职业。
“陈老师,您最近怎么样呀?”
“一直都在幸福中。备课有所创新,对下一次课堂内容有期待感是幸福;与学生交朋友,他们对教授的知识有所领悟是幸福;遇到难题,努力攻克后的豁然开朗是幸福……这些碎片化的幸福感越积越多,满了溢了,生活自然就幸福了。”
多年来,陈老师的脚步遍及城市乡村,传播幸福。一次,陈大伟在贵阳为当地教师做“教师幸福生活”培训。培训开始时,一位看着有些年长,耳朵上别着根香烟的老师穿着背心短裤,趿拉着拖鞋,走进了教室。陈大伟看到老师这副装扮,内心稍有不快,可在结束培训,大家都离开时,这位老师却走上前来郑重地给陈大伟道歉:“ 陈老师,很抱歉,今天我这个样子实在是不成体统,但这样是有原因的,学校继续教育派不出人就派到了我头上。我年龄大了,准备办理退休了,但在听了你的创造教师幸福生活后,我想再多干几年,也能留下些东西。”这次的幸福体验给了陈大伟很深的感触,陈大伟是点亮教师幸福感的掌灯者,他也正努力地点燃更多教师心中追求幸福的勇气。一年又一年过去了,这段经历仍被他珍藏在心底。
“我觉得我教过的学生都是好孩子!”站上这三尺讲台从未后悔,教过的每一位学生都是陈大伟职业经历的财富。认真听取学生的感悟、恰当位置加以点拨、鼓励学生采取表演等多种形式是陈老师独特的教学方式。
十年如一日奋斗在自己岗位上幸福的教书人,陈大伟一直在这条路上坚定的走着。
为教育事业奔走呼号
陈老师始终关心基础教育发展,在多次宝贵的乡村教育交流活动中不断总结经验并加以探索,积极提倡教师要做扎根中小学的“双师型”教师。他的脚步遍及城市乡村,传播感受职业幸福感。2006年,他在贵州省遵义市湄潭县进行义工服务,就住在乡亲们的家里,早上起来上午两节课观课,三四节讨论课,下午与当地老师做讲座,互相交流,晚上就跟村子里的孩子们交流。这样的日程安排重复十天结束之后,该校的教师积极性得到极大提高,此后这所学校有百分之七十多的老师渐渐地调出了农村学校,进入了自己职业发展的新阶段。
好教师要以身示范,终身学习,有批判意识,并长期保持创造性,拥有自己的研究成果。陈老师在累积了上百次课堂教学的经验后,先后出版了《创造幸福的教师生活》、《校本研修面对面》、《有效研修》、《怎样观课议课》、《有效观课议课》、《教育科研与教师成长》、《有效教学的理念与实践》等著作。他也提出了自己的教学理念,这些理念也为教育界所关注,例如“观课议课”,“观”要求用心观课,体察其中的情感,要发挥智力体会教师每一个动作背后的寓意;“议”即将学生与教师摆在同等高度,课堂不是被教师画句号,而是在教师与学生的共同讨论中升华。在探索教育新方式上,陈老师也有所建树,2016年完成建设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教师职业道德》——成都大学唯一一门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
在课堂上,你时刻能看见他神采飞扬讲授知识的样子,时不时在教室四周转转,停下来时用眼睛向你传达话语的深层含义,他说:“我想教给你们更多的东西,不只是课本上的而已。”
学生这样评价陈老师:“老师的授课方式很独特,很新颖,喜欢这种现场学习+网上学习的方式,开设的网课学习会让我们更好的利用碎片化时间,加强对课本知识的了解和自我思考。”“老师的授课并不会照本宣科,不是“填鸭式”教学,反而是幽默有条理,会引用许多小例子让我们自己去思考”。他对于学生来讲,是良师,亦为益友。
他秉持自身的教育信念,在教学中关心爱护学生,总以幸福的面貌和状态给学生以鼓舞,引导同学们探索、发现和实践自己的幸福生活道路。他积极为学院教师教育建言献策,参与服务学生的公益活动,通过指导社团活动、网络交流、个别指导帮助在校和毕业后的同学。“奋战在一线不仅是我的责任,它已经变成我的爱好了”。
他向我们展示了自己2019年满满的工作计划:在深圳开研讨课、给成都大学18级小教上小学数学课、到实验小学给老师做讲座、给学生上课......而且他还设立了目标:将《教师职业道德》转变为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让教育资源为社会共享。
他,一个一直在推动教育发展与追求教师幸福的路上坚定迈步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