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乡村教师发现更好的自己
——读《乡村教师专业成长的实践探索》有感
雅安市雨城区教育局师培中心副主任 韩世平
近年来,中共中央、国务院、教育部等就发展我国乡村教育事业作出了重要部署,制定了《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等文件,为乡村教师的专业发展规划出理想“蓝图”。成都大学的乡村教师研究团队用了近20年的时间,为乡村教师专业成长提供了多维支持,催生了乡村教师成长的内生动力,构建了地方政府主导下的乡村教师成长支持体系,参加培训的乡村教师在教育情怀、专业能力等方面得到持续进步,形成了乡村教师专业成长的“成都大学经验”。由人民出版社出版,今年会app官网(中国)官方网站刘华锦教授和刘先强教授共同编著的《乡村教师专业成长的实践探索》一书对此作了较为具体的描述。
《乡村教师专业成长的实践探索》一书选取百位乡村教师作为研究对象,对其执教生涯中的真实故事进行客观描述,多角度展现了乡村教师群体的生存状态,透析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的阻碍及深层根源,进而探寻城镇化进程中我国乡村教师群体的专业成长之路。全书由绪论、上篇、中篇、下篇四个模块组成,共十章。绪论部分,重点对乡村教育的特征和乡村教育思想对乡村教师成长启示等两方面进行了概述;上篇部分包括第一章和第二章,探讨了“教学困境”“待遇困境”“地位困境”“提升困境”“动力困境”等多重阻隔给乡村教师专业发展造成的现实困境,提出了“政策支持”“制度创新”给乡村教师专业发展带来的良好机遇;中篇部分包括第三章至第七章,首先从乡村教师研修共同体的产生背景、现状、构建路径等方面勾勒出乡村教师研修共同体的表征;再以生动、鲜活、真实的乡村教师专业成长故事为例,具体探讨了构建乡村教师研修共同体的四条路径——“构建‘四位一体’的乡村教师发展支持体系”“专家引领示范”“同伴互助”“自我反思”;下篇部分包括第八章至第十章,从“培育美丽乡村教师”“发展美丽乡村学校”“打造美丽乡风乡貌”等方面探讨了乡村教师专业成长对乡村教育发展的重要影响。
本书作者刘华锦教授从事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近20年,具有丰富的职后教师培训的实践积累,刘先强教授具有丰富的基础教育研究积淀。他们是基础教育界高度认可的专家。两位作者在构建本书的框架体系的时候,充分发挥专业特长,让本书呈现出一些令人欣喜的特点。
第一,全书可读性强。该书是成都大学近20年从事乡村教师培训经验的实践总结、固化与提升。书中摘录了大量鲜活、生动的乡村教师专业成长的真实故事,并对这些故事进行分析,旨在引领并帮助乡村教师了解自己的职业,明晰自己作为专业人员的发展路径,并为其提供有效专业发展的建议。
第二,研究视角较新颖。有别于传统意义上的“二位一体(高等学校与参培学员所构建的)”,四位一体”的乡村教师发展支持体系,强调“高等学校”“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县级教研培机构”“乡村学校”的各司其职,整体联动,互相配合,合理推进,助推乡村教师的专业成长,书中用雨城区、苍溪县、通江县的“四位一体”联动的具体实施过程做了很好的说明。
第三,“专家引领”注重平等对话。“专家引领”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专家学术讲座或点评,该书强调从乡村教师实际出发,专家平等地对待乡村教师,以对话的方式,对乡村教师的专业进行引领和示范,讲究理论对实践的指导,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对话,理论与实践关系的重建。
第四,“同伴互助”注重多维度的互帮互助。由于乡村学校教师少,住家离学校远,他们不如城里老师那样容易开展同事间的互相交流。该书强调志同道合的乡村教师之间的互帮互助。这种互助可以在校内进行,也可以跨学校进行,更切合乡村教师实际。
第五,“自我反思”强调乡村教师对自身教育教学的思考。该书具体分析了乡村教师通过立德树人和课堂实践两条途径,“私下”观察、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观念或行为,编写课后案例、撰写反思札记,迅速成长为区域学科骨干、区域学科带头人的案例,为乡村教师专业成长提供了可操作性的支持。
目前,专门研究乡村教师的书籍不多,尤其缺乏有关乡村教师实践培养的书籍。此时,作为统筹城乡教育发展研究中心重点项目的课题成果《乡村教师专业成长的实践探索》出现在人们视野中,有助于人们了解乡村教师群体的生存状态和专业成长路径,确实值得广大中小学乡村教师、研究乡村教育人士和关心乡村教育人士收藏阅读。